大连人民日报:让医疗价格体现医生尊严
人民日报:让医疗价格体现医生尊严
本文由中国消化界(微信号:中国消化界)整理发布
提升医疗价格,绝不是转嫁改革成本,更不是增加患者负担,而是通过理顺扭曲的医疗价格体系,提升人的价值,减少物的消耗,倒逼医生从“卖药人”回归“技术人”的角色
最近,有位高层领导到基层调研考察,一位中医告诉他,自己的按摩理疗服务价格每小时只有几十块钱,而在外面的“洗脚城”,一小时按摩服务的价格却有上百元。这位医生觉得自己的劳动既没有价值,又没有尊严。
按摩的不如洗脚的、划肚皮的不如划鳝鱼的、开颅的不如理发的……此类现象比比皆是,反映了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极不合理。近十多年来,由于劳务技术价格严重偏低,极大地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例如,在北京的三甲医院,一台晚期肺癌手术,六七个人奋战七八个小时,技术劳务费不足1000元;高强度的一级护理,一天收费只有9元。中医师做一次针灸,收费4元;做一次拔罐,收费3元;做一次推拿,收费10元。如此廉价的劳动,令医生的心灵“很受伤”。一位医生自嘲说,到公园看猴还得花几十元门票钱,而挂个专家号只有十几元,看病还不如看猴贵。
扭曲的医疗价格,催生了扭曲的医疗行为。
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看门诊、做手术基本是亏本的,医生只能用其他方式来补偿收入不足。例如,让病人多做化验和检查,在手术中多使用耗材和药品。总之,羊毛出在羊身上,患者就是无辜的“羊”。由于医疗消费是医生主导下的消费,患者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成为“刀俎”之下的“鱼肉”。结果,很多人不仅花了不该花的钱,还吃了不该吃的药,滥用抗生素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如今,大处方、滥检查成为公立医院的一大顽症,久治不愈,其根源之一就是医疗价格背离价值规律。
既然医疗价格如此不合理,为什么迟迟不调整?
因为涨价是一个敏感的民生问题。不少政府部门认为,物价指数居高不下,看病贵呼声不绝于耳,医疗价格再涨起来岂不是火上浇油?即便是举行听证会,多数人的态度也会是闻降则喜、闻涨则怒,不支持涨价。结果,医疗价格调整按兵不动,一拖就是十几年。
其实,全世界的医生都是靠技术吃饭,而我国的医生却是靠卖药吃饭,医生成了药品销售的终端环节。在不少医院,医生的收入高低与技术无关,与劳动量无关,而与“心黑”程度有关。其深层原因在于,无形的技术价值严重贬值,有形的药品价格严重“掺水”,物的价值超过人的价值。以药养医,就是畸形医疗价格的产物。假如医生的劳动技术升值了,医生靠看病能够获得有尊严的高薪,破除以药养医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少。
医改进入“深水区”,遇到的最大“冰山”就是不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眼下,物价指数持续走低,正是价格改革的“窗口期”。如果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让医疗价格涨到位,使其能够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和尊严,必将极大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如果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很可能错失改革良机,影响医改全局。
让医疗价格升起来,绝不是转嫁改革成本,更不是增加患者负担,而是通过理顺扭曲的医疗价格体系,提升人的价值,减少物的消耗,倒逼医生从“卖药人”回归“技术人”的角色,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减少浪费,最终降低医药费用和医保支出,实现让医务人员受鼓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医改目标。
(人民日报《让医疗价格体现医生尊严(不吐不快)》)
我是医生 说给你听
肖祥斌 胃肠科主任医师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胃炎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而内痔又有一、二、三、四度之分,选择治疗方法必须根据患痔类型、轻重程度具体决定。如对症状较轻的一度、二度内痔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而对早期血栓性外痔来说,手术治疗效果要比用药好。
程芳 女性胃肠主任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
相关文章阅读
可在下面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免费通话,我们会第一时间拨打电话给您,全程通话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