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里应外合,结肠癌竟是这样吃出来的!
里应外合,结肠癌竟是这样吃出来的!
2015-2016年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先后刊登了两篇关于肠癌的研究,很巧的是这两篇研究都是关于“饮食是如何导致结肠癌的发生”的研究。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心翔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这样重磅级别的研究聚焦“饮食致肠癌机制”
“吃货们”,
你们要当心了!
“吃”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Nature杂志里关于“肠癌是怎样吃出来的”研究介绍吧。
高蛋白饮食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诱因
饮食尤其是高脂高蛋白的饮食,是导致结肠癌发生的重要诱因。在中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发病率在大中城市已经上升到第二位, 而且患者年龄也偏向年轻化,35岁以内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大中城市的居民普遍的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也从侧面证实了高脂高蛋白饮食与结肠癌发生的关系。
言归正传!!!
高脂高蛋白饮食为什么会导致肠癌发生?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名词,
叫“肠道干细胞”
肠道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就好像是“新兵训练营”,新兵在经过训练后,可以成为通讯兵、坦克兵、炮兵、侦察兵等不同的兵种。
“肠道干细胞”也是一样,隐藏在肠粘膜下一个叫“基底隐窝”的地方,正常情况下向肠粘膜方向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分化形成不同的肠粘膜细胞,来补充因为正常代谢而死亡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但在非正常情况下,就不一样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给小鼠喂食高脂饮食后,肠道干细胞的数量急剧增多,还生成了其他细胞的细胞池——它们与干细胞相像,自身可以无限地增殖及分化为其他的细胞类型。这些“干细胞样”的细胞就是大隐患,在高脂饮食的刺激下,获得了干细胞的特性,也就是说,这些假干细胞的大量出现,导致会分化形成无功能的细胞,从而在肠壁中形成肿瘤。
假干细胞大量出现,形成肿瘤
另外一项德国进行的研究,发现高脂高蛋白饮食导致肠道菌群改变,从而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肠道菌群
肠道中有三类细菌,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其中有益菌也称为益生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中性菌,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就会导致肠癌发生。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菌群结构息息相关。
肠道菌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菌群与宿主之间,菌群、人体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菌群结构相对稳定。
但在高脂高蛋白的饮食刺激下,会导致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就像这项德国研究的过程所提示:研究人员将两组易感结直肠癌的小鼠分别投喂高脂和低脂饮食,收集小鼠粪便,检测两组小鼠粪便中菌群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喂养,两组小鼠粪便中的菌群出现了差别,高脂饮食组小鼠的大肠癌发病率显著增高。研究者又将高脂饮食组小鼠粪便中的菌群提纯培养后种植到低脂饮食组小鼠肠道,结果低脂饮食组小鼠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也显著上升。这么一个交叉验证的实验,有效地验证了肠道内的菌群种类和比例的改变可以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变化。
肠道内菌群种类和比例的改变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变化
里应外合,导致肠癌
所以,这两项研究分别从两个角度揭示了高脂高蛋白饮食对肠癌发生的影响,一个是大量增殖的“干细胞样”细胞在肠壁中作为内应,另一个是菌群结构紊乱的肠道细菌在肠腔中作为外合,两相合力,里应外合,从而导致肠癌的发生。
所以我们应当注意,脂肪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但过犹不及,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合理补充脂肪与蛋白质。
我是医生 说给你听
肖祥斌 胃肠科主任医师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胃炎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而内痔又有一、二、三、四度之分,选择治疗方法必须根据患痔类型、轻重程度具体决定。如对症状较轻的一度、二度内痔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而对早期血栓性外痔来说,手术治疗效果要比用药好。
程芳 女性胃肠主任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
相关文章阅读
可在下面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免费通话,我们会第一时间拨打电话给您,全程通话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