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2015海峡整合消化病论坛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专委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讯
2015海峡整合消化病论坛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专委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讯
由卫计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台湾消化系医学会、台湾消化系内视镜医学会、香港消化病学会、香港消化内镜学会、厦门市医学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共同承办的2015海峡整合消化病论坛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专委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5年11月21~22日在厦门宾馆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是海峡两岸暨世界华人消化病学术交流的又一次盛况,整合医学和青年新秀是本次论坛的两大亮点。在两岸四地消化病学权威专家的带领下,两岸四地的青年学者就消化病学、消化内镜、肝脏疾病等诸多方面展开了广泛的交流、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11月21日下午,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幕。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吴明贤教授、厦门大学校长助理滕博刚教授和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赵同彬会诊分别作了大会致辞。此后,两岸四地的消化病学专家们共同为“消化病学研究海峡联合实验室”揭牌。该实验室集合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多地的消化病学研究力量,聚焦肠道微生态和新型内镜诊疗技术研发,必将为进一步推动消化病学研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简短而热烈的开幕式过后,首先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教授讲解了重症肝炎及肝衰竭诊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段教授对重症肝炎和肝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临床特点作了重点阐述,尤其是临床治疗中对窗口期和拐点的把握对病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段钟平教授讲课
此后,台湾小肠医学会理事长、长庚大学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邱正堂教授对2015年台湾GERD共识指南作了详细介绍,他对反流相关的食管疾病的最新的诊断、评估标准、治疗方案及相关影响因素均作了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镜中心首席专家、日本千叶癌症中心的相马宁教授通过对“胃炎京都分类”的临床实践过程,讲述了胃癌风险的内镜评价体系。之后的卫星会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镜中心王东教授结合临床实践与参会的学者分享了“BLI内镜在消化道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的专题报告。
邱正堂教授
相马宁教授
首日学术议程结束后,隆重举行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专委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由海医会消化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任建林教授主持,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赵同彬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专委会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教授等领导出席,会上选举产生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专委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名单,其中涵盖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等杰出青年专家100余人。
11月22日上午的两个分会场主要为两岸四地的青年学者开辟了交流的舞台,分别就目前消化病学的多个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专委会侯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的杨云生教授对其久负盛名的“肠道科学”作了最新的讲述,其中“精准胃肠病学”等概念极大地开阔了与会学者的思路,精准医疗与胃肠病学的交融必将推进未来胃肠病学医疗、科研与转化医学平台的建设,未来充满了机遇。
杨云生教授
台中荣民总医院吴俊颖教授则介绍了大数据与临床医学研究的关系,阐述了大数据对精准医疗及其包含的个人化风险评估、临床试验的真实应用状况反映,对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重要意义。澳门镜湖医院余汉濠教授通过对其所在地区医疗机构员工结肠癌筛检行为进行的研究解释了目前肿瘤筛查的现状、困境以及突破口。此后,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吴登强教授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治疗2015年的新趋势;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吴明贤教授结合台湾当地状况介绍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进展。最新进展围绕抗药性情况以及以基因型作为指引的序贯疗法展开,强调了不同地区的抗药性差异可引起方案选择的极大变化,而未来的研究也将包含抗药性相关的数据状况。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陈烨教授结合她们团队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的发现,提出肠道菌群变化对IBD症状及疗效的预测有指导意义。其中菌群多样性的下降与IBD的发病相关,而疾病活动状况则与相应菌属细菌的富集状况有一定联系。在应用生物制剂治疗后菌群会因症状缓解而逆转,完全可以作为个体化评估诊疗的有效途径。
周慧萍教授
美国弗吉尼亚州大学周慧萍教授则介绍了她的团队在“S1PR2与结合胆汁酸在肝脏脂质代谢的作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马雄教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过程及最新的治疗方案作了总结。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杜奕奇教授阐述了急性胰腺炎多学科合作共识,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尤其需整合急诊科、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介入科、影像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力量。台湾中和纪念医院吴仪珍教授则展示了其团队发现的ATP1A1与食道癌的相关性研究,其对未来基因筛查和肿瘤评估均有先进意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巴亚斯古楞教授结合自身团队研究筛查的新克罗恩病敏感基因IFNA家族作了介绍。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的梁巧仪教授则对胃癌抑癌基因研究及EBV相关胃癌研究作了介绍。
内镜方面,台北慈济医院陈建华教授讲述了ERCP困难插管操作中应用新的球囊、三腔造影管进行选择性插管的新进展。解放军总医院孙刚教授介绍了NOTES研究进展和展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廖专教授介绍了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进展和展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潘阳林教授则介绍了国内ERCP的培训现状。台湾敏盛综合医院的韩明伦教授则推荐了BLI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BLI作为激光光源的窄带内镜对消化道黏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最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作了“医学与科学”的升级版演讲,他纵览中外医学千年发展史,对目前的诊疗现状的困境和瓶颈提出了精准与整合的发展方向,为本次2015海峡整合消化病学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樊代明院士讲话
2015海峡整合消化病论坛于11月22日中午落下帷幕。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学者代表——南方医科大学陈烨教授、台湾敏盛综合医院韩明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梁巧仪教授和澳门镜湖医院余汉濠教授,共同主持了闭幕式。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的高水平学术盛会,有学高望重的前辈引领,有两岸四地的新秀学者,交流了消化疾病和消化内镜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了视野和思路,增进了相互了解和感情升华,圆满完成此次大会的历史使命。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暨青年委员会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为两岸四地和世界各地的华人消化同道搭建高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最亲切的感情交流舞台,欢迎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消化学者莅临明年的海峡两岸暨世界华人消化系列学术论坛!
我是医生 说给你听
肖祥斌 胃肠科主任医师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胃炎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而内痔又有一、二、三、四度之分,选择治疗方法必须根据患痔类型、轻重程度具体决定。如对症状较轻的一度、二度内痔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而对早期血栓性外痔来说,手术治疗效果要比用药好。
程芳 女性胃肠主任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
相关文章阅读
可在下面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免费通话,我们会第一时间拨打电话给您,全程通话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