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4毛钱的药就是好医生?不要误人健康!
开4毛钱的药就是好医生?不要误人健康!
近日,一则「医生只开 4 毛钱药把病看好 患者家属:不可思议」的博文激起网络口角混战,引发了医生医德与所开药物总价挂钩的讨论。
这4毛钱到底是什么神药?
从病例图片来看,这两种神药是:氢氯噻嗪、氨氯地平。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可以从价格和新闻描述来推测,这位患者平时吃的应该是氨氯地平。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剂和降血压药,小剂量和其他类型的降压药联合使用确实是合理的选择,其实也是很常见的选择。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一般不会单独作为首选,也不适合大剂量使用。
这名患者是因为高血压去看病,当时的血压是160/110 mmHg。4毛钱的药只是改善了高血压的控制,而不能治愈高血压。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需要长期服药坚持的过程,只有持续保持血压平稳,才能避免疾病对心脑血管造成威胁。新闻中的患者并没有因高血压引发其他症状,为何要去医院急诊?而且高血压患者是需要一直服药控制血压的,急诊医生只是用药控制住了血压,何来“治好”病?
开廉价药 = 良心医生?
衡量药物好不好,不能只看“便宜”或者“立竿见影”。药物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生都会通过病情、相关检查、药理作用,甚至长期监测等,来确定病人合适的用药。有很多药能马上有效果,但是也会同时产生其它的问题,就以高血压这个病,降得太快不见得是好事,病人可能会头晕之类的情况,应该根据实际病情而定,不要一概而论,以药费高低来判断医生的好坏。经济因素是需要考虑的,但并不是只有开四毛钱药的才是好医生。你知道和感冒症状相似的病有多少吗?修车一块一块的拆开看有时候还找不到毛病,更何况人体比机器复杂多了。所以,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要综合考虑治疗效果、安全性和患者个人的状况才行,一味图便宜或者一味要求用最好最贵的药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关于医疗费用问题
我不想再解释价格是谁定的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辆高级凌志,澳大利亚售价40万人民币,中国大陆售价80万,4S店绝对没有这个本事。从屠奶奶获得诺贝尔奖大家可能已经认识到一个新药研制的艰辛,新药价格的确定,绝对不是简单的原料成本加生产成本,还包括前期的科研投入以及科学家的智慧付出。所以,昂贵药肯定有昂贵的道理。不要动不动就骂医生,医生评价药品的优劣,不如用价格,而是疗效。健康和生命才是最昂贵的。(李青)
媒体涉医报道或存在专业知识欠缺
虽然消息的初衷不在于拔高个人,歌颂医德,但随后出现的媒体解读和舆论还是和医德挂上了钩。该简讯被各大门户转载之后,新浪评论达数达到 1.6 万,其中「可见医院赚了多少!!!」「真是好医生!」的字眼不乏于眼,有的网友直接给出了「越是高明的医生越能用简单的药治病」的结论。
那真的开廉价药就是高尚医德,不然就是黑心无良?
医护是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各种涉医事件,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支撑,缺乏医学常识 随便乱「喷」,容易造成事件报道不全面,引起舆论认知偏差。此类的误导性报道,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及以各种「最美站姿」、「最美睡姿」、「最美转身」等为典型,将医生的辛苦、工作的常态,捆绑上医德高尚等价值纽带,一旦不符合舆论既定形象,就会出现「医生值班睡觉」,「上班玩手机,对病患不理不睬」等标题,分分钟从「白衣天使」被描述成「白衣狼」。
来源: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
文章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我是医生 说给你听
肖祥斌 胃肠科主任医师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胃炎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而内痔又有一、二、三、四度之分,选择治疗方法必须根据患痔类型、轻重程度具体决定。如对症状较轻的一度、二度内痔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而对早期血栓性外痔来说,手术治疗效果要比用药好。
程芳 女性胃肠主任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
相关文章阅读
可在下面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免费通话,我们会第一时间拨打电话给您,全程通话免费。